首页 > 凯发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用长征故事助推文艺迈向“高峰”

发布时间:2025-02-21 17:47:28    次浏览

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参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加强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创作,推出更多具有强大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优秀文艺作品。(10月24日 新华社)什么是优秀的文艺作品?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应该说,能够打动人心、给人启迪,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共鸣的作品,都算得上是优秀的文艺作品。其实还远不止于此,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它的决定因素很多,除了上述条件之外,最为关键的是要选准创作题材。如电视连续剧《长征》,它全景式、全方位地反映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艺术地再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该片播映之后,立即赢来观众一片赞誉声,在国内外好评如潮。然而,文艺界中曾有这样一种怪现象,少数文艺工作者经常抱怨“无好的素材可写”。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无法准确把握创作导向,不善于寻找和抓住创作题材。久而久之,搞文艺创作就成了凭空捏造、主观臆断和想象,甚至反复翻拍一些“肥皂剧”和“神剧”等。诸如类此,文艺难出精品力作、只见“高原”不见“高峰”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其实,文艺创作的空间非常大,有许多好的素材可挖,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传递正能量的双手,就能够选准创作题材、敏锐地捕捉到灵感,创作出讴歌人民、反映时代的精品力作。仅以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例,长征途中发生了许多诸如《金色的鱼钩》《半床棉被》《红军借条》《一袋干粮》《四渡赤水》等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但对于红军长征途中历经的千难万险和经历的无数战争和磨难来说,这些与公众见面的长征题材作品只是沧海一粟,长征途中还有许多故事被尘封、不为外人所熟知,等待着文艺工作者去发现、去挖掘。一方面是文艺工作者感叹苦于无好题材可用于创作、无法创作出优秀文艺作品,另一方面是长征途中大量的故事等待着人去挖掘,这种“怪现象”非常值得去思考、去解决。毋庸置疑,长征路上的故事就是文艺创作的不绝源泉和挖不完的宝藏。尽管许多故事只是“小题材”,但其能够以小见大、展现伟大的长征精神,助推文艺迈向“高峰”。(楚风)